Skip to main content

不作透析也是一種選擇 腎病安寧療護新思維


資料來源:中時健康
記者:黃曼瑩
日期:98年12月15日


        人口老化是全世界的趨勢,隨 著年齡之增長,引發多重器官衰竭的機率也同時增加。老年透析人口與重症尿毒病患的增加,不乏有意識昏迷、多重器官衰竭、癌症末期、使用呼吸器維生等生活品 質低、依賴性高且醫療費用高昂的病患。因此,國外早有對生命期望低的尿毒病患,施以自主決定的不透析與終止透析,即病人在自由意志下,經由嚴謹的程序與評 估,可以決定自己接不接受透析醫療。

  高雄醫學大學腎臟內科黃尚志醫師表示,不透析與終止透析(withhold and withdraw dialysis)是一個嚴肅的課題,其中牽涉生命、人權、法律、宗教、家庭、社會、文化、醫療、經濟等等層面,十分複雜,見仁見智。且國內目前普遍存在 所謂孝道文化,對於安寧療護觀念尚難接受,因此,未來要如何教育醫療專業人員與病患家族成員,則仍有相當的努力空間。

  健保局自今年9月1日起,新增8類經醫師專業診斷符合入住安寧療護病房之重症末期患者納入服務對象範圍,「急性腎衰竭,未明示者」及「慢性腎衰竭及腎衰竭,未明示者」病患也納入其中,讓有意願接受安寧緩和醫療服務之重症末期病人,依需要亦有機會接受健保安寧療護照護。

   黃尚志醫師舉例指出,有一高齡病患,因C型肝炎肝硬化併嚴重腹水、全身水腫與腎衰竭,曾因此接受數次血液透析,最後呈現意識不清狀態。由於病患個人求生 意志低落,且對於是否願意接受長期透析,危急時是否接受插管與電擊急救,本人並未交代。在此情況下,醫師基於職責與法律規定,會建議插管、血液透析、全力 救治。而病患小兒子與媳婦則主張盡人事,不需透析,讓病患安詳地往生。但大兒子則表示父親是唯一而無可取代,因此要求繼續全力治療。

  此一個案正凸顯出醫師、病人與家屬在選擇不作透析時所面臨的難題,其關係仍有待釐清。因此,黃尚志醫師希望,未來或許能根據國外的經驗、國內的民情,在不違法、不違反醫療倫理或社會風俗的情況下,逐步建立不透析的規範。

   今年台灣腎臟醫學會年會除安寧療護議題外,亦邀集國內外學者專家,分別就重症照護的體外支持療法、常見的腎絲球治療等主題進行討論,以提升國內腎臟醫療 的水準。此外,學會目前已委託開發一套eGFR值計算軟體,未來可免費提供基層院所、檢驗所使用或民眾自由下載,學會亦呼籲,相關院所應將eGFR列為檢 驗的必要項目,以增進民眾對腎臟病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