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發作,會使大量心肌細胞在缺血數小時後壞死,因心肌細胞難以再生,即使接受藥物或手術治療,也無法讓心肌恢復功能,最後導致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而 死。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謝清河領導的研究團隊領先全球,找出以刺激4個「微型核醣核酸(microRNA)」的方式,就能成功加速心肌細胞生長。
這項發現不僅讓未來心肌修補成為可能,也使治療心臟疾病、開發新藥、幹細胞療法等,有突破性進展;該研究9月底登上國際學術期刊「細胞報告(Cell Report)」,並選為封面論文,獲國際相當重視。
過去的研究,能以胚胎幹細胞和「誘導式多潛能幹細胞(iPS cell)」分化出心肌細胞,但因不具肌節構造,收縮力微弱且無法共同跳動,植入心臟反可能導致心律不整,生醫界一直希望找出使心肌細胞成熟的更好技術。
經9年研究,謝清河的研究團隊發現人體心肌細胞和內皮細胞一起培養21天,能發育出肌節構造成熟的心肌細胞,再從內皮細胞的5千種「微型核醣核酸 (microRNA)」中篩選出4個表現明顯的microRNA,進一步發現這4種能抑制ErbB4分子,所以能使心肌成熟。其中ErbB4分子是可幫助 心肌細胞分化增生,但當心肌細胞到一定數量,相對也需抑制ErbB4分子,才能使心肌細胞更成熟。
這項技術已初步實驗證實,老鼠心肌細胞可於3天成熟,人類心肌細胞則可於21天成熟。預計2019年就將進行人體試驗。
由於心臟病高居全球死亡率第一位,在台灣也排名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這項研究讓相關醫療研究有了更多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