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性貧血常見於女性族群。中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內科醫師王玟玲表示,女性缺鐵性貧血主要常見因為每次月經來潮時會耗損體內儲存的鐵質,尤其是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或子宮肌瘤者,月經出血量多所導致。也常見伴隨疲倦、頭暈、臉色蒼白表現。
中醫師王玟玲表示,缺鐵性貧血主要是因為長期慢性失血或鐵質攝取不足所引起,當人體缺鐵時會自動增加食物中鐵的吸收,除非體內鐵質儲存量非常低時,才會出現明顯的症狀。缺鐵性貧血還包括可見於消化道潰瘍出血、痔瘡便血、洗腎病人、癌症等族群。
此外,當身體需求量加大或攝取量不足時也會造成。如懷孕期間;3歲以下嬰幼兒只喝母奶,無添副食品;老人家牙齒不好,營養不良;素食或瘦身節食的人,也相當容易造成缺鐵性貧血。
醫師指出,當人體內無足夠的鐵質時,將引起血紅素生成不足,紅血球無法攜帶足夠的氧氣到身體各個組織,造成組織和器官缺氧。因此,會伴隨表現出疲倦、頭暈、臉色蒼白或萎黃、心悸、喘症、掉髮、免疫力下降、甚至影響記憶力及學習能力等現象。
缺鐵性貧血可能出現脾胃虛或腎虛症候。王玟玲醫師表示,除了氣血症候,也可能因脾胃虛弱,或腎虛造成,可配合健脾益氣、補腎生血調養用藥。
王玟玲表示,缺鐵性貧血臨床表現屬於中醫「虛勞」、「萎黃」、「黃胖」、「血證」等範疇。中醫認為,導致缺鐵性貧血的原因為脾胃虛弱,或腎虛造成氣血生化來源不足、精不化血,及長期慢性失血後,血少氣衰所導致。
王醫師表示,中醫臨床上辨證治療時,主要可區分為脾胃虛弱證,氣血兩虛證,肝腎不足、精血虧虛證,脾腎陽虛證等。藥方以健脾益氣、補腎生血為主,依據患者不同的證型,常選用八珍湯、十全大補湯、參苓白朮散、歸脾湯等。
其中,八珍湯組成藥材含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當歸、熱地黃、芍藥、川芎,可補氣益血。十全大補湯含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黃耆、肉桂十味藥,也能補氣血。
參苓白朮散可補脾胃虛弱,組成含人參、白茯苓、白朮、山藥、蓮肉、白扁豆、大棗等。以及歸脾湯可改善造血系統,含龍眼肉、酸棗仁、當歸、遠志、木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