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選天然 看標示,0反式 最安心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肥胖防治網
   記者: 
   日期:03月16日
 
   

 

 

 

近年反式脂肪在歐美引起熱烈討論。以往大家只知道「好油」和「壞油」,好油的成分是不飽和脂肪,來源就是俗稱的植物油,如橄欖油、葵花油;壞油成分是飽和脂肪,來源就是俗稱的動物油,如豬油、牛油。但科學家發現,竟然有比壞油更壞的油,就是人工反式脂肪。這是從植物油經部分氫化加工而成,含有一反式雙鍵的不飽和脂肪酸,使植物油從液態變成半固態,在使用上有動物油的優點,目前廣泛用於塗抹用或乳狀的油脂、有餡的糕點餅乾、酥炸食物、泡麵、奶精等。不幸的是,它的健康效應也徹底不同於植物油了。

反式脂肪壞在哪?它會增加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增加三酸甘油酯,還會降低好膽固醇,使血管阻塞及發炎,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甚至和不孕、失智、乳癌、糖尿病等都有關。研究顯示,每天只要攝取少量約4到5公克反式脂肪,就可讓血液中膽固醇升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1/4!

台灣於2008年也開始要求包裝食品標示反式脂肪含量。但許多民眾不看標示或看不懂,弱勢族群和兒童往往是最主要的受害者,造成社會健康的不平等。更令人擔心的是,人工反式脂肪目前仍廣泛使用於非包裝的食物或糕點。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選購食品時除了應謹記多蔬果、多全穀根莖,少油脂、少鹽、少糖,選天然、未加工及在地食材的原則;最重要的是在購買食品時應仔細看營養標示,選擇反式脂肪含量0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