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肝新口服藥,降副作用

發表於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 蘇湘雲
   日期:01月21日
 
   

 

 

 

過去C肝患者接受治療時,往往必須忍受干擾素副作用之苦,社團法人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理事長、台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高嘉宏國家講座教授表示,C肝患者只要接受傳統標準治療,擺脫肝炎的機率可達八成,雖然治癒率很高,不過時間長達半年至一年,尤其針劑的長效型干擾素加上每日口服雷巴威林等藥物,因副作用較多,台灣有高達四成患者,即使達到健保給付的標準,也不願意接受注射針劑治療,更有約兩到三成患者因藥物副作用過強而減藥,約一到兩成患者因藥物副作用被迫停藥。

干擾素副作用症狀包括發燒、肌肉痠痛、頭痛、掉髮、噁心嘔吐、失眠焦慮等,都可能讓患者無法持續接受治療。

台大醫院內科部暨肝炎研究中心劉振驊醫師針對C型肝炎新型全口服藥物治療進行深度剖析,他指出,過去副作用強烈的治療方式,已有新療法可替代,口服藥丸不只顆數較少,治癒率也自過去約七成五至八成五,大幅提升至九成五以上,治療周期自二十四到四十八周縮短至八到十二周。

高嘉宏教授表示,以往干擾素只要有八成治癒率就已經是很不錯的藥物,但現在新開發的全口服藥物是針對病毒的複製激素,主要作用在蛋白激素、NS5A、NS5B,能將病毒固定住,使之不再亂動。藥物副作用也大幅降低,幾乎沒有重大藥物副作用,不要要注意的是,新型口服藥物不宜與心律不整藥物合併使用,以免產生心跳變慢、血壓降低等不良反應。

貿然停用 小心抗藥性

C型肝炎患者接受治療時,一定要遵照醫囑用藥,不宜自行停藥。社團法人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理事長、台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高嘉宏國家講座教授表示,C肝全口服藥物一般標準療程為十二周,依個人情況,療程在八周到二十四周不等,這類抗病毒藥物一旦貿然停用,不只失去治療效果,還可能讓病毒產生抗藥性,除了新型口服藥物以外,病毒對其他口服藥物有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的機率可能產生抗藥性。

台大醫院內科部暨肝炎研究中心劉振驊醫師表示,C型肝炎病毒總共有一到七種基因型,目前仍沒有一組藥物能治療所有基因型,在干擾素治療時代,最難治療的是第一型基因型,其中治療上最棘手的是基因型一a為主,而台灣患者以基因型一b最多,約占了六至七成。

同時,劉振驊醫師也提供新研究,進一步解析C型肝炎的新療法,「絕大多數C型肝炎患者病毒清除率可逾九成,經臨床治療發現,以LDV+SOF合併雷巴威林治療十二周之後,基因型一型患者之病毒清除率高達九成九、以SOF合併雷巴威林治療十二周後,針對基因型二型患者病毒清除率更高達百分之百,且副作用大幅降低,有效簡化、縮短治療計畫,病患再也不需每日吞食大量藥丸並接受密集注射治療。不過目前健保並未給付這類治療藥物,病人須自費使用。

高嘉宏教授提醒,若家族間有C肝傳染家族史,或民國八十一年以前曾開刀、輸血的患者、曾刺青、紋眉、穿耳洞族群都要多注意C肝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