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感到疲倦無力,或是平躺休息時,反而呼吸困難,當「心」可能是「心臟衰竭」找上身!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國人死因統計,心臟疾病高居為第二位,其中台灣地區因心臟疾病住院天數最長的就是心臟衰竭,即使在醫療先進的國家,心臟衰竭的死亡率在確診後5年內直逼50%,遠高於國人癌症發生率之首大腸直腸癌之死亡率(35%)。
心臟衰竭俗稱「心臟無力」,是指當心臟功能受損時,從心臟輸出的血液無法提供全身代謝所需,而產生的症狀。紐約心臟協會(NYHA)依據心臟衰竭嚴重程度分為四級,級數越高表示心臟功能越差。
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吳彥雯醫師表示,心臟衰竭症狀包括疲倦、下肢水腫、呼吸困難等,由於初期症狀與其他疾病難以區別,常不易於第一時間找對醫師對症治療。
根據健保署資料顯示,目前每年約有兩萬兩千人因嚴重的心臟衰竭住院,高於國病肝癌,為國人因心臟疾病住院而平均住院天數最長者。若未經妥善治療,三個月內再住院率更高達30%。吳彥雯主任提醒,除65歲以上的熟年人口外,其他心臟疾病患者、具「三高」體質或有心臟疾病家族史的人,都是發生心臟衰竭的高危險族群,隨時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若有出現上述的心臟衰竭初期症狀,應及早就醫,配合專業醫師的診斷與治療,心臟衰竭將不再是死亡代名詞。
馬偕紀念醫院營養醫學中心台北營養課課長蔡一賢表示,心臟衰竭病人要避免病情惡化,控制體重相當重要,「正確飲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營養師會針對不同病人的病情與身體狀況,給予最符合個案需求的飲食建議,但病人應切記飲食四原則包括限制鈉、水的攝取量、視狀況調整食物種類,並控制食物總重量。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提醒,保持健康生活就可以預防心臟衰竭發生,即早注意警訊就可以早期診斷。最重要的是需要積極治療,搭配正確自我照護,就能擁抱健康「心」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