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有「羌活」與「獨活」,中醫處方寫「二活」就是使用羌活與獨活各半。關於羌活與獨活兩者的相關記載,最早在《神農本草經》:獨活條下記載「獨活一名羌活、一名青羌、一名護羌使者,生川谷」,此時羌活是作為獨活的異名。《日華本草》記載:「獨活是羌活母也」。證類本草蘇恭說:「獨活、羌活,乃一類二種」。歷代對兩者的描述紛紜,經現代的基源確認,羌活為繖形科植物羌活及寬葉羌活的根莖和根,獨活為繖形科當歸屬植物重齒毛當歸、毛當歸、紫莖獨活的根及根莖。二者基源不同,所以是不同的中藥不可混誤用。1
羌活為繖形科植物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T.Chang及其同屬植物之乾燥根。味苦燥濕,辛散祛風,臨床用於風寒感冒,頭痛身疼。常與蒼朮、黃芩、防風、白芷等藥配伍,應用於惡寒發熱、身體酸痛等證;若與獨活、防風、蔓荊子等藥配伍,應用於散寒祛風,勝濕止痛。2羌活中含α- 蒎烯、β- 蒎烯、佛手?內酯、佛手酚、羌活醇、羌活酚等,氣味濃烈,以斷面質緊密、香氣濃鬱者為佳。
獨活為繖形科植物Angelica pubescens Maxim. F.biserrata Shanet Yuan及其同屬植物之乾燥根莖及根。又名獨滑、獨搖草,性溫、味辛、苦,有止痛、散寒、祛風的功效;臨床應用於風寒引起的濕痺、頭痛、腰膝酸痛等症。3獨活表面灰褐色,有縱皺紋,質硬,遇潮濕則變軟,斷面皮部呈灰白色,皮部可看見許多的棕色油點,以油潤、香氣濃者為佳。
(待續)
參考資料
1.楊棋、戴萬生,羌活的本草沿革和植物來源。雲南中醫學院學報。1994;17(4),11-16。
2.李智勇、張興水,羌活的研究進展。陝西中醫學院學報,2003;26(6):56-59。
3.張紅毅、張紅霞,小議羌活與獨活的辨證運用。新疆中醫藥,2003;21(4):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