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背痛是門診中常見病灶,平均約每5個人就有1個人曾有下背痛病史,醫師表示,姿勢不良是引起下背痛主因,唯有避免不正確姿勢,並加強鍛鍊腰部肌肉耐力和柔軟度,時時保持挺胸縮小腹,才可預防下背痛風險的出現。
下背痛因素多 莫輕忽癌症轉移
成大醫院核子醫學部住院醫師吳佩珊指出,腰酸背痛不是病,痛起來真要命。從流行病學的統計上發現,大約60%至80%的人一輩子中會有一次背痛經驗。雖然大部分僅需休息、復健或服藥便可緩解,但是反覆發作,會讓患者陷於痛苦循環之中。
事實上,引起下背痛可能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包括背部軟組織受傷、椎間盤突出、退化性關節炎等,其他較少見,卻必須特別小心的,則包括腫瘤的脊椎轉移等,因此在診斷與治療上千萬不可輕忽。
電腦斷層檢查 偵測脊椎腫瘤利器
當病人因下背痛或坐骨神經痛就醫時,醫師常利用影像學的檢查來輔助臨床診斷。腰部的X光檢查可以看出病人的腰椎是否有骨刺、排列是否正常、椎間盤是否狹窄,以及是否有病理性或者是壓迫性的骨折。
而電腦斷層檢查則是提供2度空間的脊椎構造圖像,足以診斷椎間盤破裂,或是骨刺是否壓迫椎神經而引起病變。磁振造影檢查更能看清楚神經本身或是周遭的軟組織,近年來已逐漸地取代脊髓攝影,而成為偵測脊椎內腫瘤的利器。
門診案例分享 下背痛檢查精準高
吳佩珊醫師強調,下背痛不僅只是關節骨骼問題,也有可能發生轉移性癌症。門診中,有1位61歲方女士,下半痛1個多月,且愈來愈嚴重,透過胸腰椎X光檢查發現,第12節胸椎壓迫性骨折,以保守性療法治療,但病情並未明顯改善。
這位患者之後經過「骨骼單光子射出暨電腦斷層掃描」發現,除了第12節胸椎外,第11節胸椎、第四腰椎、枕骨、右髖臼等都有明顯活性增加,因此懷疑有癌症的骨轉移。
進一步脊椎磁核共振檢查後,也懷疑有胸腰椎骨轉移,且經由第12節胸椎切片後,顯示出可能是來自肺部腫瘤轉移,最後安排胸部電腦斷層後,赫然發現1個2.6公分的右上肺腫瘤。
《骨骼單光子射出暨電腦斷層掃描》
基本上,骨骼單光子射出暨電腦斷層掃描結合功能性與解剖性2種造影,單光子射出電腦斷層 (SPECT)提供核子醫學的功能代謝的斷層掃描造影,X光電腦斷層(CT))則提升解剖定位精確性及變化,將2組影像融合,可精確定位功能代謝異常的病灶。對於需要特別診斷處理的,可以提高診斷正確率。
【醫師小提醒】:
預防下背痛,先要建立良好姿勢,應避免背部過度彎曲,正確的站姿是抬頭、挺胸、背部挺直、收縮小腹。長時間站立,需讓腰椎休息,可將背部呈垂直線靠於牆上,腹部向內收,臀部向下,膝彎曲,或將一腳用矮凳抬高;如洗衣、洗碗、燙衣服的姿勢,都可以一腳用矮凳抬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