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心臟用藥:超過6年研究證實新型抗凝血劑安全性

發表於
   資料來源: 中時電子報
   記者:  林宜慧
   日期:02月24日
 
   

 

 

 

心房顫動會引起腦中風?根據台灣腦中風學會統計,台灣的缺血性腦中風患者,約17%是因為心房顫動引起,可見二者之間有一定相關性。心房顫動的患者要小心避免引起缺血性腦中風。

 

成大醫院心臟血管科教授陳志鴻指出,台灣的心房顫動患者,每年發生腦中風的風險是4%,使用抗凝血劑可降至1%。心房顫動預防中風的治療藥物包括傳統抗凝血劑warfarin、抗血小板藥物aspirin與新一代抗凝血藥物dabigatran、rivaroxaban、apixaban等。

 

陳志鴻提到,幾年前有名年逾70歲的心房顫動男性患者,使用傳統抗凝血劑warfarin治療,他愛好打高爾夫球,某次因中風在球場昏倒送醫,之後又發生兩次缺血性腦中風,導致最後殘疾需終身仰賴輪椅。

 

這是因為過去患者使用傳統抗凝血劑warfarin,儘管可有效減少腦中風之險達60%,但有許多食物藥物影響及顧慮。若劑量不夠,無法降低中風機率;劑量過多,則恐顱內出血,用藥劑量不易拿捏,造成病患仍暴露在較高的中風或出血風險中,這也是造成目前亞洲使用該藥比例偏低的重要原因。

 

陳志鴻特別提到,今年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簡稱AHA)科學論壇發表新的分析數據,新型抗凝血藥物dabigatran用藥追蹤歷時超過6年,證實長期使用療效與安全性。心房顫動患者使用新型抗凝血劑,可降低發生缺血性腦中風風險,預防效果優於阿斯匹靈,並可大幅降低使用傳統warfarin造成的顱內出血風險,成效顯著。

 

陳志鴻進一步補充,相較過去的warfarin使用限制與不便, 新型抗凝血藥物已克服過去許多缺點,不須定期抽血監測、無食物藥物交互作用,提供了心房顫動病患更方便的用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