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早期肝硬化可能沒有症狀,後期常會導致肝功能減退、腹膜炎、腹水等併發症。中醫師陳柏全表示,患者常有肝、脾、腎等三臟功能受損的情形,進而促使人體氣、血、水代謝發生失常,初期、中期階段,人體肝、脾、腎都受到損傷,以致於血瘀積聚、濕熱內蘊;到了末期階段時,氣、血、水已經搏結,進而三焦失調、腹水叢生。
陳柏全表示,肝硬化為臨床難醫的疾病,治療上十分棘手。不過根據實驗研究、臨床經驗顯示,中藥方、單味中藥材也可以用來治療肝硬化,有助於改善臨床症狀。患者需注意,就算是治療肝硬化的藥物,還是要注意某些藥物的肝毒性和不良反應。
陳醫師指出,包括膈下逐瘀湯、桂枝茯苓丸、血府逐瘀湯、補陽還五湯、大柴胡湯、小柴胡湯等中藥方,以及丹參、大黃、黃耆、柴胡、薑黃、桃仁、當歸、鬱金、三七等中藥材,都是常用來治療的藥物。
在中藥方當中,膈下逐瘀湯能活血祛瘀兼行氣治痛;桂枝茯苓丸能活血化瘀兼消積散癥;血府逐瘀湯能活血化瘀兼行氣止痛;補陽還五湯能補氣、活血、通絡;大柴胡湯能外解表邪兼內通裡實;小柴胡湯能和解少陽。
陳醫師指出,民眾應注意,雖然桃仁、大黃等單味中藥材常用來治療肝病,不過,桃仁含有苯甲醛氰酸,如果長期服用的話,反而會損傷肝功能;大黃有利膽退黃的作用,臨床上經常用於治療黃疸,然而,研究發現,中小劑量具有一定的利膽退黃作用,但如果是大劑量或長時間使用大黃,則反可能促使膽紅素上升。
醫師建議,最好經醫診斷依指示用藥較安全,因為每個人的病情有差異,體質也不一樣,建議有是證用是藥,才對病情緩解有幫助,否則胡亂服用不對的藥物,到最後恐怕只會增加肝臟負擔,甚至於加重原本的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