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癌症患者在進行放射治療時,常得進出醫院三、四十次、花費近2個月才能完成整個療程。而身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 (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以下簡稱SBRT) 衍生自顱內的立體定位放射手術(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可針對腫瘤給予單次較高劑量的放射線照射;加上近年來醫療技術的進步,其治療成效也逐漸為臨床肯定,是一項新興的放射治療技術。
奇美醫學中心放射腫瘤部主治醫師陳佳群表示,身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透過提高生物等效劑量(biologically equivalent dose),期望能因此提升腫瘤控制率,並將總治療次數控制在五次以內,可減輕病人長期奔波醫院的辛勞。
然而,在給予腫瘤高劑量放射線的同時,最擔心的就是腫瘤附近正常器官所接受的劑量也會隨之增加,間接導致副作用發生機率上升。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發生,除了利用電腦斷層來做治療前的模擬定位外,依據病人情況,在每次治療時配合使用影像導航或呼吸調控技術,也可有效提高放射治療的精準度。
但是並非所有癌症病人都適合使用SBRT!陳佳群指出,目前臨床上,最常將SBRT應用在不適合或是沒有意願開刀的早期肺癌病人、或轉移腫瘤的部位及數量較少,特別是轉移部位為胸腔、腹腔內器官的病人。此外,腫瘤體積小於3、4公分的病人,也較適合接受SBRT,療效相對也較好。陳佳群建議民眾,倘若病人病況適合執行SBRT時,可主動向醫療團隊尋求專業建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