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孕婦安胎、保胎、養胎最重健脾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
   日期:9月18日
 
   

 

 

 

婦女在懷孕的過程中總會有些不確定因素。中醫師楊成湛表示,傳統中醫認為,中藥方適合用來調理孕婦在生產前所出現的不適症,但由於胎兒在四到十二個禮拜的時候會形成四肢、五官、心血管、中樞神經,十二個禮拜以後進入生長期,因此婦女懷孕前三個月若需要服用藥物時應十分謹慎、小心。

楊成湛醫師指出,當孕婦在懷孕期間遇到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常常會選擇看中醫師,因為中藥的藥性較溫和,也常用於改善害喜、安胎、水腫等情況,然而,民眾應注意,其實有些中藥材也可能會影響到胎兒,因此,只有經過中醫診斷後才能服用中藥方,因為中醫會使用安全的中藥材。

楊醫師進一步指出,中醫認為,不管原先孕婦是哪一種體質,通常懷孕之後會出現一些改變,通常以血虛、氣盛為主,也就是發生血感不足、氣易偏盛的情形,生理上也開始出現變化,剛開始的時候,由於血聚於身體下面,因此,體內沖脈氣盛、肝氣上逆、胃氣不降,患者常有噁心作嘔、晨起頭暈、飲食習慣改變等現象,不過,大多數的人沒有嚴重的症狀。

值得民眾注意的是,川七等活血化瘀類中藥材容易造成子宮收縮,所以孕婦不可以服用這類中藥材;薏仁應慎用,因為薏仁具有利濕消腫的好處,胎氣弱的孕婦服用後,很可能導致早產或流產;紅花最好不使用,因為具有活血的作用,用太多的話容易造成流產。

產前任何疾病或不舒服都可以使用中藥調理。中醫師楊成湛表示,中醫認為,脾屬土,脾土健運時,自然胎孕可保,因此,通常安胎、保胎都重視「健脾」,同時在治療懷孕期間的毛病時,也會讓治病、養胎兩者並重。不過,通常孕婦需經西醫確診後,再接受中醫療法會比較好。

楊醫師舉例指出,如香砂六君子湯就是理氣健脾的中藥方,方中人參、甘草、茯苓、白朮等中藥材具有加強腸胃機能、幫助消化吸收的作用;陳皮能夠改善胃口;木香可以止痛止瀉;砂仁可望消脹解悶。

楊醫師進一步指出,孕婦在懷孕初期不小心罹患感冒,然後出現咳嗽、有痰、腸胃脹氣等症狀,像這種情況適合用紫蘇來調理,可以緩解感冒後所出現的不適症,因為紫蘇較溫和,具有香溫散寒、寬中消痰、順氣安胎等作用,可治病又可養胎。

如果孕婦出現孕吐、胃灼熱、吐酸水、精神焦慮、情緒不佳、身體燥熱等症狀,治宜疏肝解鬱,適合用加味逍遙散等中藥方。懷孕期間,孕婦容易有便祕的問題,便秘不僅會造成腹脹、腹痛、痔瘡,嚴重者還可能影響到懷孕,促使血壓升高,像這種情況適合用能夠「輕微潤下」的麻子仁丸等溫和中藥方來加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