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歷經西施舌中毒、蔭花生肉毒桿菌中毒、小玉西瓜殘留農藥中毒、戴奧辛鴨蛋、含瘦肉精豬肉、三聚氰胺毒奶粉、塑化 劑風暴、毒澱粉事件等食物風波,端午節期間還出現「化石粽」,政府對食品安全的把關連連失守,民眾信心掉到谷底,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14日召開記者會, 呼籲政府從公共衛生體系的預防做起,增加食品安全經費及人力,保障人民健康。
面對接二連三的食品安全風暴,食品藥物管理局副局長吳秀英表示,食品衛生管理法通過後,將強制登錄,預定6月19號由總統公告。在法律還沒通過前,登錄制度 並未要求,只有部分廠商食品添加物業者自願登錄,通過後將要求食品添加物業者優先登錄,如未登錄會遭處罰。新修食品衛生管理法也將重罰違法業者,罰款提高 為6百至1千5百萬元,若違法利益超過罰款,有再裁處以及刑罰機制。
吳秀英說,食品衛生管理法注重業者責任,從買賣到上市都有規範,要求業者登錄,以前只是估計,之後可確實找到業者追蹤,貨物賣出流向,防止化工原料進入食品添加物。食品必須清楚完整標示,例如調味料還要標示成份、百分比,讓民眾知道食品添加物、成份。
食品安檢人力短缺
雖 然有食品衛生法,但是食品安全的把關人力非常吃緊。監察院2009年糾正案指出,各縣市衛生局食品衛生人力嚴重不足。根據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電話調查訪 談,各縣市衛生局食品衛生人力、工作現況,衛生局其他各科有四分之一人力支援食藥科,約聘僱人員比例高、流動率大,面對毒澱粉,包括苗栗縣、新竹市、台南 市稽查人力,需動員全衛生局,人力不足,相當辛苦疲累。
吳秀英表示,食品藥物管理局目前增加45名人力,但仍不足,增加人力大部分會著重在食品稽查。稽查目的是改善,從風險高的做起,先做委外稽查,做了解輔導,彌補不足,再由正式稽查人力進入,但地方目前沒有增加稽查人力。
針對目前大量聘僱非專業能力人員做稽查,吳秀英則回應,稽查人力有不同狀況,也有一些護理人員做稽查,但要加強在職訓練,每年會辦培訓,新舊人員會一起培養專業知識。
著重治療 政府預算錯置
2012 年監察院調查報告指出,台灣每位食藥管理人員需要服務的民眾人數約5萬人,是英國的2.5倍,美國的2.2倍,韓國的1.4倍。衛促會理事長、成大公衛所 特聘教授陳美霞批評,政府以有限人力做無限的工作。陳美霞認為,把關的政府的人力資源嚴重不足,背後的根源是政府輕視公共衛生預防,食品衛生與安全是公共 衛生體系預防部門重要的的工作,但台灣醫療保健支出分配嚴重錯置,將大量資源投入醫療部門。她以2011年全國保健支出為例,總共9100多億的經費中, 約有94%用於醫療,僅3.9%用於公衛,形成「醫療巨人、公衛侏儒。」
衛生署的預算中,僅3%用於食品藥物管理上,食品安全僅佔食藥安全管理經費的1/3。平均每一位國民、每年可分配到食品管理經費只有34元,只有美國、英國的20%,香港的7%。
陳美霞表示,利潤導向的食品產業體系,為了大量銷售商品,漠視消費者的健康與安全。攸關人民生命健康的食品安全,不應任由市場機制操作,必須由政府把關,台灣公衛體系長年廢功,正是食品安全管理系統虛弱的根源。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則指出,食品安全衛生人力及經費來源短缺,根源在財稅政策錯誤,稅收制度讓資本家減稅和房地產炒作,使得政府沒有足夠經費投入公共衛生,今年衛生署 經費還被砍8%,賠上了台灣的公共衛生、人民健康。
衛 促會呼籲政府,應訂出「扳轉重醫療輕預防政策」的短、中、長期規劃,參考國際水平,逐年提高國內整體食品安全經費及人力,如加拿大近幾年公衛支出維持 6.5%以上,保障民眾健康。長期監測和掌握食品安全經費及人力的使用,及配置撥出更高比例的食品安全經費,進行民眾衛生教育及賦權的工作,讓人民吃得安 心,活得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