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全球洗腎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多數患者都能透過洗腎改善生活品質、延長壽命,但仍有近一成患者因生命狀態近似植物人,衍生無效醫療爭議。腎臟醫學會祕書長吳志仁說,只要落實安寧療護觀念傳達,相關爭議就會愈來愈少。
台灣腎臟醫學會與台大醫院昨天共同舉辦「透析國際研討會」,與會專家學者對國內血液及腹膜透析(俗稱洗腎)醫療品質都給予高度肯定;但對因此衍生出無效醫療的爭議,則態度低調。
根據統計,國內洗腎人口六萬多人,由於目前健保給付除醫療需求(腎功能未達正常人五%者)外未訂其他門檻,以每年平均給付每名患者五十五萬元計算,台灣一年洗腎要花掉逾三百億元健保預算。監委黃煌雄曾調查指出,健保民國八十四開辦之初,國內洗腎床數僅七一九床,至今增至六六五一床,爆增九倍之多。
腎臟醫學會資料顯示,國內九成洗腎患者可透過定期洗腎平均延壽九年,多數人期間不但可維持良好生活品質,甚至還可正常工作。另約八%因其他疾病須合併使用呼吸器的洗腎患者,平均則可多存活兩年。健保付同樣的錢,有些患者可以改善生活品質、顯著延長壽命,還可維持生產力;另一群人則延長生命有限,更甚者,在某些人眼中,他們的生命似乎並沒有因此變得更快樂或更有意義。但吳志仁強調,醫療是人權問題,不能單從經濟的角度論斷,「難道只是單純的活著,就不算有效醫療嗎?」
健保局專委李純馥說監委黃煌雄公布相關調查後,該局曾召集多次會議,但各界對合併使用呼吸器洗腎患者適合的醫療處置仍有很大歧見。因此健保局會將醫界提出加強安寧療護宣導的意見納入考量,但短時間內不會更改洗腎給付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