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胰臟炎的典型症狀是嚴重上腹痛,疼痛易轉移到背部,但過敏風濕免疫科醫師蔡明翰表示,自體免疫性胰臟炎腹痛反較輕微,主症為黃疸。長期的慢性胰臟炎是否提高胰臟癌風險,目前則尚無定論。
醫師指出,這類疾病在胰臟以外的發炎則以潰瘍性大腸炎、硬化性膽道炎、唾液腺炎與慢性甲狀腺炎等為主。
醫師表示,自體免疫性胰臟炎的診斷首先在1995年由日本提出,至今還不到20年,年來相關文獻發表有越來越多趨勢,國內胰臟炎患者不少,其中有一部分即屬於這類自體免疫系統失調造成的發炎。
蔡明翰指出,自體免疫性胰臟炎的主要治療藥物為類固醇,一天劑量大約30到40毫克,治療約一個月後若症狀改善,胰臟發炎減緩,則逐漸減少類固醇劑量,維持一天服用2.5到5毫克的低劑量大約半年至1年,若期間追蹤檢驗值正常,沒有胰臟炎復發即可停藥,但是停藥後仍須定期追蹤,不能輕忽,畢竟仍有復發的可能。
醫師表示,不少名人罹患胰臟癌往生,部分民眾一旦發現胰臟疑有腫瘤或腫大就極為恐慌,急著開刀,但有些並不是惡性腫瘤,自體免疫系統失調,過多免疫抗體攻擊胰臟引起發炎腫脹,不是癌症,正確診斷後只要耐心服用藥物治療即可,不必動手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