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如果出現下肢水腫,在還不知道病因時,最好不要自行購買、使用利尿劑。台北馬偕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鄒孟婷表 示,若是心臟、肝臟、腎臟不好所引發的水腫,使用利尿劑或可幫助改善症狀,排出多餘水分。但如果是隨著女性月經周期出現的水腫,或是甲狀腺功能異常所引起 的水腫,使用利尿劑不但沒有效果,還可能造成身體其他部位脫水、電解質不平衡。
鄒孟婷醫師指出,有的人使用利尿劑後,會感覺尿液變多,但排出的水不一定就是水腫部位的水,此時身體其他部位的水分就會減少,加上利尿劑會讓鈉離子、鉀離子排出,用藥者晚上就很容易抽筋。
鄒孟婷醫師分析,下肢水腫要看是單腳還是雙腳水腫,單腳水腫可能是局部淋巴腺堵塞、局部循環不順或是局部發炎引起。
有時雙腳水腫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徵兆。鄒孟婷醫師解釋,許多疾病都會造成全身水腫,大多先出現下肢水腫,然後是全身水腫,體內的水慢慢往上淹,陸續出現腹水、肋膜積水。像腎臟病、心臟衰竭、肝硬化等疾病都可能造成全身水腫。
除了疾病因素,某些類固醇藥物、避孕藥、止痛藥、降血壓藥等也可能引起水腫。年長者出現水腫也可能是營養不良、蛋白質攝取不足導致。
多數人發現下肢水腫是因為突然穿不下鞋子,或襪子壓痕突然變得很明顯。醫師提醒,女性若發現自己水腫情況是隨月經周期而變化,可以先從控制水分、鹽 分做起,平常也要避免久站,回家休息時,可以讓腿抬高,幫助水分、血液回流。需要久站時,可以考慮穿彈性襪。如果發現短時間內水腫非常厲害,最好到醫院接 受詳細檢查,找出背後病因,才能對症下藥。
汐止國泰綜合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林靜皓表示,當按壓小腿脛骨處的皮膚,按壓後放開,若該處的皮膚未立即恢復,則很可能有水腫的情形。
身體水分太多與心臟、肝臟、腎臟等器官有關。有心衰竭造成心臟功能不好者,容易出現水腫;肝硬化患者因身體內的白蛋白不夠,也容易出現水腫;而腎臟 具有排水、排毒的功能,一旦受損,就容易將水分留在體內,而引起水腫;腎病症候群者,因身體內的蛋白質從尿液流失,使身體蛋白質不夠,也會有水腫的情形。
下肢循環不好,像是下肢靜脈曲張、下肢深部靜脈栓塞、淋巴水腫等。久坐不動或是打麻將都不起來走動者,則較容易出現下肢深部靜脈栓塞。骨盆腔長腫瘤 者也容易出現下肢深部靜脈栓塞或是淋巴水腫。何謂骨盆腔長腫瘤?醫師表示,意指骨盆腔內長腫瘤,男性的話為前列腺癌,女性為卵巢癌。
淋巴水腫會使淋巴循環變差,造成淋巴回流不良的情形,淋巴水腫的原因包括癌症、腹腔/骨盆手術或放射線治療後、寄生蟲感染等所造成。
有些病人則是因為藥物造成下肢水腫,如部份的降血壓、降血糖的藥物,或是抗憂鬱的藥物、止痛藥、避孕藥等。有些則是因為內分泌異常造成的下肢水腫,如甲狀腺功能異常,或是女性生理期前後等。
林醫師表示,若是心臟、肝臟、腎臟造成的下肢水腫,就需限制水分的攝取;若是下肢靜脈曲張或是下肢深部靜脈栓塞,建議可穿彈性襪,並多走動、抬高下肢,則可改善;若是藥物引起則建議先停藥。
此外,因為吃太鹹容易造成浮腫,林醫師也建議在飲食上不要吃得太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