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病人用藥教育 - 腎移植病人照護(上)

   資料來源:藥師週刊(第1983期)
   文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 - 鄒宜芬藥師
   日期:09月12日
 
   

 

 

 

前言

腎臟移植可以做為末期腎臟病治療選擇之一。成功的腎臟移植相較於維持透析可以改善病人生活品質、減少死亡率。然而,術後仍需接受複雜的免疫抑制劑療程,使得病人比較容易出現感染、惡性腫瘤及心臟血管疾病,需密切追蹤。以下針對腎移植術後腎臟功能追蹤以及減少感染、惡性腫瘤、骨科疾病、心臟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風險及移植後常見醫療問題進行討論。

常規追蹤及臨床檢驗監測

腎臟移植後的前3-6個月,病人大多在腎臟移植門診追蹤,追蹤頻率與病情穩定度各家醫院有所不同。為避免有免疫抑制劑不良反應,藥物劑量於移植後三至六個月會逐漸減低。6-12個月後,排斥相關併發症風險逐漸減低,病人可至原本腎臟科追蹤,但仍需密切追蹤確保移植腎功能,評估可能由免疫抑制劑副作用引起併發症,如:感染、惡性腫瘤。除此之外,須注意可能由於腎功能不良引起相關併發症,如:貧血、骨骼疾病。病人因為腎功能不良及潛在因子,如:糖尿病,具有高心臟血管風險。

每家醫院追蹤頻率有所不同。但建議密集監測血清肌酐酸(Scr)、血糖、電解質、cyclosporine或tacrolimus服藥後12小時(波谷)藥物血中濃度、全血球計數、尿液生化。若有使用everolimus或sirolimus,建議需追蹤血中濃度。

BK病毒可能是造成Scr上升的原因之一,利用血液或尿液檢測BK病毒建議移植後,前半年每月追蹤。之後於第9、12、18、24個月追蹤。所有接受腎移植的病人,移植術後前四週應每週監測空腹血糖,後續於第3、6個月及之後每年監測一次。如病人較難監測空腹血糖,建議可利用每三個月測量糖化血色素。血脂部分,術後每三個月追蹤空腹總膽固醇、LDL、HDL及三酸甘油脂。副甲狀腺賀爾蒙及維生素D應每半年至一年監測。而腎移植術前三個月、術後三個月利用骨密度儀追蹤骨密度。蛋白尿篩檢於術後第3、6、12個月追蹤,之後每年追蹤。曾有蛋白尿病史的患者,建議須更密集的監測是否有蛋白尿或腎絲球疾病的發生。

免疫抑制劑的使用

免疫抑制治療步驟可以分為誘導療法(induction therapy)及維持療法(maintenance therapy)。誘導療法開始於移植術前甚至是術間,主要針對容易出現排斥族群,如多產婦女、接受過移植手術的病人等,其中包含生物性單株抗體、calcineurin inhibitors(CNIs)、antimetabolites或antiproliferative agents及類固醇。針對預防慢性排斥的發生,藥物部分包含類固醇、CNIs、antimetabolites或antiproliferative agents,如azathioprine或mycophenolate。針對有使用誘導療法的病人試著減低類固醇劑量或不使用類固醇,對血壓、血糖、骨科疾病、血脂控制有幫助。但也可能使慢性移植腎病變風險增加。綜合以上,建議大部分病人仍採取持續性低劑量類固醇療法。

最常使用於腎移植術後的CNIs為tacrolimus和cyclosporine。雖然檢測cyclosporine波谷濃度(投藥後12小時)是常見的做法,但可能臨床療效與藥物暴露之間的相關性較差。故有些作法為測量給藥後兩小時濃度(C2),與藥品暴露有較密切關連性,越高的C2與減少一年內急性排斥發生率相關。若使用tacrolimus,藥物劑量調依據全血波谷濃度調整。藥物劑量及血中濃度會受到基因多型性影響,如CYP3A5基因等。隨著誘導治療使用更普遍,期望可以使用較低濃度CNIs。合併使用antimetabolites如mycophenolate或mTOR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inhibitor,如sirolimus或everolimus,可以減低CNIs劑量更加安全。術後6-12個月,免疫抑制療法趨於穩定,除非出現特殊情形,如:感染或惡性腫瘤,可能減少免疫抑制劑劑量。

(待續)
(本文作者為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藥師)